前言
寄递物流,古已有之。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购物的迅速兴起和向社会各阶层渗透、普及,直接带动了寄递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网购和物流二者的结合,相互推动,互为支撑,催生带动了生产、物流、消费、就业等全产业链条的迅猛发展。鉴于此,我国也把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促进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作为一项重点工程努力推动。
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影藏着些许的隐忧,一系列的问题诸如安全性缺失及监管缺位等问题开始凸显,“毒”快递、运输物品爆炸、起火等财物损失甚至致人死伤事件时常见诸报道,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本文从快递物流行业当前发展的现状、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等为视角出发,并针对问题,提出完善快递物流行业之安全监管的意见及建议,望能对快递行业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一、快递物流行业发展的现状
根据公开报道的数据显示,仅201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就已达140亿件,居世界第一,交易金额达到了13万亿元人民币。最多的一天,有超过1亿件快件在寄递途中。近年来我国快递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笔者认为离不开两个重要的先决条件。一是要有通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和足够的运力作为前提和支撑。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对道路基础设置建设的大量投入,道路交通通行条件的大幅度改善,建成了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水路、空运网络,道路通行能力和运输能力的大幅度提高,为快递物流行业的迅猛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交通运输部和国家铁路局官网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57.7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12.35万公里,里程规模居世界第一位;全国铁路里程达到12.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里程超过1.9万公里。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公路和铁路通车里程这两项数据,就可以看到近年来我国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通行条件、通行能力的极大改善和显著提高。另一方面,受益于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红利,国家整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作为承担运输载具的飞机、火车、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大量投入使用,提供了优良的物流运输资源。同时,物流行业对民营资本的解禁,允许民间资本和力量作为道路运输的补充资源加入到物流大军,也提供了可靠稳定的运输力量补充。
二是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兴起和网购的全民普及。2000年以后,随着国家对快递物流行业的政策进一步放宽,扶植力度的进一步加强,电商的全面兴起,带动了制造、销售、消费、运输、物流、就业等全体系、全环节的全面崛起和兴盛。根据国家邮政局官网公布的数据,2015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06.7亿件,同比增长48%,已经连续三年增速超过45%;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769.6亿元,同比增长35.4%,连续三年增速超过35%,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网购和快递大国,寄递物流行业发展前景可谓是欣欣向荣。
二、快递物流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安全意识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物流从业人员达到203.3万。深入分析来看,快递物流行业相对而言对技术门槛的要求不是很高,多以程序化的工作为主,绝大多数人经过简单培训,熟悉工作流程后即可动手实操。除管理层外,身处中端及末端的快递物流行业从事配送、分拣工作的人员,多为偏远地区外出打工人员,且以18至30岁年龄段的年轻男性为主,学历以中专、高中、技校学历为多,普遍学历不高。据笔者了解,目前快递物流行业未强制执行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除了一部分从事诸如汽车驾驶工作需要具有驾驶执照外,其他多数从业人员只经过简单的入职培训即走上工作岗位,进入行业前普遍都未经过严格的安全知识及相关必备技能的培训,辨识危险源能力不强。
(二)寄递物品实名制度和开封检视制度未严格执行,技防措施不到位
目前,为了保障物流运输行业的安全健康运行,根据形势的发展和面临的安全形势,国家邮政局、公安部、安监总局等部门已经联合要求,寄递物品必须实行“快递实名制”,且已于2015年11月3日起正式开始实施。尽管已经有了规范性文件的硬性要求,但是执行情况与要求预期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二个方面。一是部分消费者、承运者由于担心寄递实名制度实施后个人身份信息、个人隐私等的泄漏,对寄递实名制度有所顾忌,抵触情绪较大。二是由于承运人在趋利心理的驱使下,本应该实行实名寄递的物品未进行实名登记,寄件人、收件人等信息均为虚拟的化名,且未进行身份验证登记,造成事后可查追溯的难度较大。
除了人防措施外,技防措施也是一个重要的举措,可以有效弥补人员不足、人工检视效率不高、人工检视措施难以顾及和发现的问题,运用的必要性很强。但是目前而言,除了规模实力较强的寄递物流企业配备安检机及其他技防设施外,规模较小的物流企业为了节省运营成本,缩减经营所需开支,一般都没有配备完善的安全检测技术防范措施,客观上造成了监管漏洞短期内难以消除。
(三)快递物流企业鱼龙混杂,管理混乱
就目前而言,我国放宽了对注册公司的注册资本、固定资产等硬性条件的限制,注册公司法人的要求和难度均大大降低。这一方面有利于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大限度地释放市场活力,繁荣市场。但是约束条件的放宽,也导致了行业内商家出现了行业准入门槛过低,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问题。目前全国大大小小的快递物流公司不下几千家,相比之下,部分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小公司人员、装备缺乏、资金短缺,管理体制粗放且制度落实多流于形式,不规范之处随处可见。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往往把快递行业的一些强制性制度,诸如货件实名邮寄制度、开箱检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禁止运输物品不得运输等一系列的制度和法规抛诸脑后,为了追逐利益不惜以触犯禁令和法律为代价,导致不少未经过检视确认安全的货物在贮藏、运输、到达后发生不可预见的潜在危险和现实危险。安全隐患难以提前及时发现和彻底根除,导致“毒快递”、“致命快递”等事件频发。
(四)特殊物品运输、寄递存在管理漏洞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须由具有相应运输资质,具备运输条件的载具和单位进行承运。消防、公安、安监、工商等部门对承运单位的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核,审批,审核通过后发放运输资质证书,具备危险物品承运资质后。每次承运危险物品,还需向当地安监、公安、消防等部门进行备案,发放危险物品准运证,以备可查,同时由监管部门对运输过程实时进行监控,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行。易燃易爆、腐蚀性等特殊物品、危险物品运输、寄递资质要求较高,承运公司的规模、实力与之不相匹配,难以完全按照要求和标准承揽运输业务。
(五)寄递物流最后一公里交通安全隐患突出
所谓寄递物流行业的最后一公里,是指寄递物流物件到达目的地城市后,由派送员派送到消费者和客户手中的过程,是寄递物流行业的末端。纵观目前国内快递企业的最后一公里,除了大宗货品有特殊的车辆进行运送外,为节约经营成本支出,普遍都是由快递员个人驾驶送货三轮电动车穿插于大街小巷进行派送。这些快递派送的电动三轮车,标准不一,各式各样,甚至有不少是违规改装车、拼装车,没有统一的标准;同时,由于快递员个人的收益和送货量是挂钩的,收益与送货量成正比,很多快递驾驶员为了能多有收益,置交通规则和交通法规于不顾,闯红灯、逆向行驶等违法行为屡见不鲜,交通安全隐患突出,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层出不穷。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行业自身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规范安全生产行为
生产要发展,安全是前提。脱离了安全这一根本保障,所有的发展都是存在巨大风险的,也是和目前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不相适应的。快递行业应首先要牢固树立安全才能生存,才能立足市场、巩固市场、占有市场的理念,持续健全自身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水平。一是各企业都要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建立完备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二是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大力倡导并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强制认证制度;三是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定员定岗定安全生产职责。
(二)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完善技防措施
全面推行安全强制培训制度和上岗证制度。由各级安监部门对快递物流行业从业人员上岗前举行入职安全培训教育,培训后考核合格颁发上岗证作为入职履职的必备条件,且应该定期举行再培训和再考核,形成长效机制。另外,要健全奖励模式,开通举报受理渠道,对于发现、举报、化解潜在和现实危险的行为的有功人员和单位,积极进行奖励,形成示范带动效应,以点带面促进全行业的安全水平提升。
完善技防措施。可参考火车站、机场的安检成熟做法,全面且有针对性地在快递物流行业推广安检探测技术和设备,实现人防与物防、技防的互相补充,综合发力,双管齐下提升安全水平。
(三)加强制度执行力建设,严格执行安检制度
规范各物流企业经营行为,快递及物流承运单位在收件承揽业务的同时,要严格自律,认真履行货物登记手续和邮购物品安全检查制度、开封验视制度。登记的内容包括寄递人员或单位身份信息,承运物品及数量等基本信息。登记后进行系统录入,让后台数据库有底可查,保证可追溯性。严格执行寄递物品实名制,对于拒绝提供身份证明的个人和单位,不在承运范围、不具备运输条件、超出承运资质行政许可范围的货物,坚决不予运输。
在对信息进行登记的同时,应对登记信息进行严格的保密,非特殊情况所需(例如公安机关侦查案件需要),禁止泄漏公民个人信息及隐私,否则应追究当事企业及当事人的责任。
(四)完善监管体系,实现无缝全面监管
把好入口关。工商、税务、安监、消防、交通等部门应该对快递企业承运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登记,审查后符合条件,经法定程序许可并登记后方能进入;把好监管关。监管部门应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切实履行监管职责。探索和利用最新的前沿技术,引入目前最新最前沿的云平台、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立由主管部门主导的快递物流安全信息监控、预警及警报网络,对各快递企业承运的每一件货品的信息进行监控。主要监督快递物流企业是否认真落实寄递物品实名寄件人、收件人实名登记制、寄递物品开箱验视、安全检查等安全管理制度,同时受理各种安全举报,做好意外突发情况研判与处置工作;把好出口关,对于管理混乱,不落实国家相关要求,资质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从业单位和个人,依法给予取缔清理,净化市场环境,以强有力而无缝的外部监管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
(五)规范对最后一公里的管理
规范送货车辆标准。对送货车辆(主要是电动三轮车)长宽高、功率、运行速度等进行强制改造和规范,同时参照机动车辆的管理办法,实行送货车辆年审制度,强制购买交强险,清除超标车、改装车。参照机动车驾驶员的管理模式,对从事末端运送工作的驾驶人员进行驾驶证考试,考试合格后方能驾驶车辆上路从事送货工作。第三,推行送货电动三轮车驾驶人员扣分制度和吊销驾驶证制度,对违反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加大惩处力度。
(六)创新管理机制,引入惩戒机制
在寄递物流行业尝试并推行红黄牌警示淘汰制。监管部门严格执法的同时,对于没有认真落实制度甚至是违法违规经营的物流企业,应视情节轻重给予其黄牌警告,督促其限时整改并给予相应处罚。对于一定期限内多次被黄牌警告拒不整改或者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发生严重责任事故的,实行红牌驱逐,强制取缔并注销其从业资格。
对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的寄递物流企业,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关法人单位和个人的责任的同时,引入并实行制度惩戒机制。对相关责任人实行重大安全事故实行终身禁止从事寄递行业制度,以强有力的惩戒机制和具体措施来让不守法经营者付出沉重代价,以儆效尤。
结语
随着社会进程向信息化、智能化、便捷化方向的深度演进,电子商务的深入推进,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寄递物流与网购二者相互之间的融合、促进、依存程度必然更为紧密,寄递物流行业未来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要实现物流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必须以规范经营管理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为根本目标,坚持标本兼治,措施到位具体,严格管理监督,才能真正实现行业得发展,人民群众得实惠。
(作者:县法院 王克宝)